在考察乡村旅游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考察:
开发模式
投资进入国内的农旅项目:需要明确自己的角色(私营企业、开发商、村集体、国企),并研究项目在国家政策下的属性,如土地性质和项目属性。
不同开发主体和资源类型:了解各种开发模式,如传统农家乐、休闲农庄、景区依托等,以及这些模式在不同资源条件下的应用。
农业产业
乡村振兴与业态振兴:重点关注通过产业振兴来推动乡村旅游,如四川成都蒲江的明月村通过文创、产业支撑、旅游合作社联动等方式实现振兴。
一产到三产的升级:考察农业产业如何实现从农业生产到休闲旅游、文化体验等第三产业的升级,如雷竹和茶园的多功能性。
经营形式
多业态田园综合体:了解如何通过田园综合体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如嘉兴市嘉善县天凝镇的长漾里项目。
特色旅游产品:考察当地如何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如民宿、餐饮、手工艺等,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市场空间
游客需求:了解乡村旅游的主要游客群体及其需求,如休闲娱乐、观光游览、文化体验等。
客流量与入住率:通过实地调查了解近期客流量和民宿入住率,评估旅游项目的市场表现。
村民利益
利益链接机制:考察如何通过不同方式(如土地股份合作社、物业经营管理公司、项目投资公司等)实现村民利益的最大化。
农民参与度:了解农民在乡村旅游中的参与情况,以及他们如何从旅游业中受益。
自然与文化资源
自然景观资源:考察乡村的自然景观,如地形地貌、气候天象等,如重庆武隆的仙女山和黄果树瀑布。
农业生产资源:了解当地的种植和养殖资源,如果园、茶园、大闸蟹养殖基地等。
社会文化因素: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习惯,避免文化冲突和价值观的碰撞。
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考察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
环境保护:了解如何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避免生态破坏。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考察,可以全面了解一个乡村旅游项目的可行性、发展潜力以及面临的挑战,从而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