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期间摔伤骨折的赔偿问题,需根据具体责任方和事故原因确定赔偿主体和范围。以下是综合法律规定的赔偿方式及注意事项:
一、赔偿主体与责任划分
景区经营者或旅行社责任 若因景区未尽安全保障义务(如设施损坏、警示标识缺失等)导致摔伤,景区或旅行社需承担侵权责任或补充责任。 - 补充责任:
经营者或组织者在承担赔偿后,可向第三人追偿。
第三人责任
若骨折由其他游客、工作人员或第三方行为直接导致,需由该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
游客自身责任
若因游客自身疏忽(如未遵守景区规定、未采取防护措施)导致摔伤,需自行承担主要责任。
二、赔偿范围
基本费用
包括医疗费(挂号费、药费、治疗费)、护理费(住院/康复期间)、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
收入损失
因伤误工期间的收入损失需赔偿,通常以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
伤残相关费用
若造成伤残,需额外赔偿:
- 残疾赔偿金(根据伤残等级计算);
- 残疾辅助器具费(如拐杖、轮椅等);
- 被扶养人生活费(如需长期护理)。
死亡相关费用
若导致死亡,需赔偿丧葬费、死亡赔偿金及被扶养人生活费。
三、赔偿程序与建议
协商解决
首先与景区、旅行社协商,保留好医疗费用清单、诊断证明、现场照片等证据。
旅行社责任
若涉及跟团旅游,旅行社未履行安全提示或救助义务,需承担违约责任,可要求赔偿损失或支付违约金。
法律途径
协商无果时,可通过以下方式维权:
- 向旅游管理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
- 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注意事项
责任认定: 需明确景区/旅行社是否存在过错,或第三人是否直接导致损害; 证据保全
建议根据事故具体情况,结合《民法典》《旅游法》等法律规定,通过协商、投诉或诉讼途径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