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内容丰富
区域旅游以区域旅游资源的地域分异为基础,通过旅游景区景点、旅游线路、客源市场等要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一个有序系统。这种整合实现了跨地区、跨部门的旅游资源全面整合和产品优化组合,达到资源互补、市场互补、发展互补的目的。
旅游产品的分布具有相对独立性
从区域旅游空间看,各旅游景区景点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呈分散状态,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从整个区域的角度看,这些景点又是一种点、线、面的关系。当各旅游策划景区景点按其功能分异,组成一个有序整体时,各景点就不再是孤立、分散的个体,而是形成一个集聚放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总体效益。
旅游产品的推销具有整体性
整体促销方式使区域间旅游资源、产品、服务、交通及社会文明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较强的综合竞争力,有利于促进我国国际旅游策划的发展,扩大综合接待能力。
贴近地方特色
区域旅游注重挖掘和利用地方的文化、历史、习俗等特色资源,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体验。这种旅游方式能够有效联系到本地旅游景点,发掘地方的历史文化,体验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而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促进区域间的沟通
区域旅游通过旅游活动加强区域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经济和社会互动,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
异地性
旅游是一种空间移动,区域旅游必然涉及从定居地到其他地方的移动,体验不同地区的差异性。这种异地性不仅指地理位置的不同,还包括因地区不同而造成的旅游资源的差异性。
闲暇性
旅游活动通常是在业余闲暇时间进行的,旅游者利用空闲时间去异地旅游,以获得精神上的放松和享受。
审美性
旅游是一种高级精神审美享受,旅游者在活动中领略内在的美,提升思想情感,获得难忘的旅游体验。
信息性
旅游活动目的多样,旅游者希望通过旅游获得更多的信息,增长见识,了解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
综上所述,区域旅游的特点体现在其内容的丰富性、产品的独立性、推销的整体性、地方特色的突出性、区域沟通的促进、异地性的体验、闲暇性的利用、审美性的追求以及信息性的获取等方面。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区域旅游的独特魅力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