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行业的国家政策,综合近年来的权威信息,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一、法律基础与行业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明确国家发展旅游事业的目标,强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规范旅游经营者行为,保障旅游者权益。
旅游市场准入与监管
放宽市场准入,打破行业、地区壁垒,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建立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强化地方政府监管职责,推动旅游行业自律管理。
二、资源开发与保护
旅游用地政策
优先保障旅游项目用地,支持未利用地、废弃地开发,鼓励复垦利用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对符合规划的项目依法办理用地手续,探索旅游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严格限制占用生态敏感区,推广绿色旅游方式,支持建设生态友好型游览场所,实现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三、市场扶持与消费促进
银发旅游专项政策
2025年发布的《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构建覆盖全国的银发旅游列车体系,提供专业化服务。此前,《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等文件也强调提升老年旅游服务。
全域旅游发展
推行差异化发展模式,依托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实现“四名一体”(名胜名城名镇名村+旅游)。建设智慧旅游体系,推广免费WiFi、智能导游等便民服务。
消费惠民措施
实施“百城百区”文旅消费行动计划,推出消费券、积分奖励等优惠,鼓励景区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活动,提升游客体验。
四、企业改革与创新
国有旅游企业改革
支持国有旅游企业改组改制,鼓励民营和中小旅游企业发展,推动跨行业兼并重组,培育大型旅游集团。
旅游综合改革试点
在部分地区开展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试点,探索政民合作新模式,提升旅游管理效能。
五、未来展望
国家通过立法、政策引导和市场激励,推动旅游业向高质量、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未来重点将聚焦银发旅游、智慧旅游等新兴领域,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