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旅游业近年经历了显著波动,主要受政策变化、疫情冲击及区域竞争等因素影响。以下是综合分析:
一、近年旅游复苏与挑战
2022年后短暂复苏
台湾自2022年底取消大流行控制措施后,入境旅游逐步恢复。2023年1-6月累计接待游客270万人次,其中香港、日本、韩国等东亚地区游客增长显著,弥补了大陆游客减少的缺口。
2024年旅游逆差扩大
2024年台湾出入境旅客逆差达641万人次,创下近年新高,观光产值逆差约新台币6922亿元,成为“史上最惨”记录。民进党当局未能实现“1000万境外旅客”目标,引发舆论批评。
2025年持续低迷
截至2025年5月,逆差进一步扩大至641万人次,旅游产值逆差超7300亿元新台币。台媒推估全年逆差或达千万人次、金额7300亿新台币。
二、政策因素与市场反应
大陆游客流失影响显著
自2016年民进党当局禁止大陆游客赴台后,大陆游客数量连年下滑,2018年同比减少36%,直接导致旅游增长停滞。2020年疫情叠加政治因素,两岸旅游交流全面中断。
政策调整与舆论压力
民进党政府在旅游政策上屡次失策,如未达年度目标、限制旅游消费等,引发民意代表批评。2024年逆差问题成为政治争议焦点。
三、行业困境与未来展望
航空、酒店等产业受损
航班班次减少、劳动力短缺导致航空业困境,酒店入住率大幅下降。例如台北部分酒店旺季入住率从八成降至两成。
转型需求与政策建议
旅游部门需重视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如历史建筑、民俗体验等,并推动与大陆旅游的恢复。两岸关系回暖(如2024年福建金门、马祖旅游重启)或为行业带来转机。
总结
台湾旅游业在2022年后短暂复苏,但2024年逆差扩大成为系统性问题,主要受大陆游客流失和政策失误影响。未来需依赖区域旅游合作(如日韩、港澳)及内部资源转型,才能重振旅游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