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需要系统规划、资源整合和政策保障,具体可参考以下步骤和措施:
一、资源整合与规划
全面梳理旅游资源
对县域内的自然景观、文化遗址、民俗活动等资源进行系统梳理,建立旅游资源数据库,形成资源整合报告。
构建旅游产品体系
结合本地特色,开发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等多样化产品,设计主题活动(如文化节、美食节)提升游客体验。
建立统一管理机制
设立由县政府主导的旅游工作委员会,整合相关部门职能,形成权责明确、协同高效的管理体制。
二、政策支持与保障
制定优惠措施
出台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土地保障等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旅游业。
创新投融资机制
设立旅游发展基金,建立投融资项目优选名录,保障重点旅游项目用地和资金需求。
完善监管体系
建立文化旅游综合执法模式,健全旅游咨询投诉、安全综合管理等机制,提升服务水平。
三、基础设施升级
交通网络优化
改造主要旅游道路,增设公交线路及旅游专线,提升交通便利性。
公共服务完善
在重要节点增设游客服务中心、厕所、指示牌等设施,完善公共卫生服务。
智慧旅游建设
推广智慧旅游平台,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提供多语言导览、智能推荐等服务。
四、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
制定品牌战略
确定“全域•全季•全员”发展定位,通过新媒体、传统媒体及旅游展会提升知名度。
开展宣传推广
制作宣传片、建立官方网站,参与国际旅游展会,塑造特色旅游形象。
探索产业融合
推动“旅游+农业”“旅游+康养”等模式,形成旅游与乡村、生态的协同发展格局。
五、人才队伍建设
专业培训体系
组织旅游管理、服务技能培训,引进外部专家,建立人才交流机制。
激励机制完善
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对优秀旅游企业、个人给予奖励,激发创新活力。
六、评估与持续改进
建立评估指标体系
定期对旅游经济、环境、社会效益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发展策略。
动态调整机制
根据评估结果优化资源配置,持续改进旅游产品和服务。
通过以上措施,可系统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实现旅游资源优化、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