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好冬季旅游发展,需从资源开发、产品创新、服务提升和防寒保障等多方面综合施策,具体可参考以下要点:
一、资源开发与产品创新
挖掘季节性特色资源
结合冰雪、温泉、民俗等冬季独特资源,开发冰雪旅游、康养旅游、民俗体验等产品。例如,北方地区可重点发展滑雪、冰雕展览、雪地摩托等;南方则可结合温泉推出养生度假套餐。
打造主题性旅游产品体系
以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为核心,策划系列主题节庆活动,如冰雪节、民俗表演、冬季度假村等,吸引游客参与。
推动文旅融合创新
将文化体验与旅游产品结合,例如通过非遗表演、兵团文化IP(如文创产品)提升游客的文化认同感,增强旅游吸引力。
二、服务提升与基础设施优化
完善全年旅游产品体系
对城市文化体验游、古城古镇游等全年性产品进行升级,通过业态创新(如博物馆夜间开放、艺术馆互动体验)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加强基础设施保障
提升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的冬季抗寒能力,确保游客在恶劣天气下的出行安全与舒适。例如,滑雪场需配备防风防冻设备,酒店需加强保暖措施。
盘活低效闲置资产
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将冬季旅游与农业、工业等低效资产结合,开发特色体验项目,如雪地摩托赛道、冰雕工坊等。
三、防寒保障与健康提示
游客防寒教育
开展防寒知识宣传,提醒游客减少皮肤暴露、及时活动肢体,避免冻伤和疾病。例如,提供防寒衣物选购指南、冻疮预防知识。
调整饮食与健康防护
建议游客增加高热量、高蛋白食物摄入,避免过度饮酒取暖。景区需提供热饮、热食等配套服务。
四、市场推广与品牌建设
精准定位目标客群
针对南方游客、户外爱好者等群体,设计专属产品;针对家庭、老年游客,提供贴心服务。
打造区域冰雪品牌
通过赛事、节庆活动提升知名度,例如尼勒克县喀拉托别乡通过滑雪场建设成为区域标杆。
利用新媒体与IP运营
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渠道推广冬季旅游,结合兵团文化等特色开发文创产品,增强品牌黏性。
五、可持续发展策略
平衡经济与生态
采用环保材料、节能技术,确保旅游开发与当地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匹配,例如推广绿色交通、生态住宿。
政策支持与产业融合
出台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推动旅游与农业、教育等产业联动,形成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
通过以上措施,既能满足游客对冬季旅游的需求,又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