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全域旅游工作需要从规划、管理、融合、服务等多方面入手,形成系统化、综合性的推进机制。以下是具体措施:
一、规划引领与资源整合
创新发展战略与规划体系
- 改革传统规划模式,从全局谋划旅游发展,整合区域资源,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负责”的综合协调机制。
- 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IP,例如通过“包公故里文化”“巢湖生态文旅”等特色品牌建设。
完善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
- 加强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提升景区承载能力。
- 推广智慧旅游,建立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实现“事前预测预警”“事后精准营销”。
二、管理创新与执法保障
综合执法与市场监管
- 建立旅游综合执法机制,将旅游市场环境治理纳入城市综合治理,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负责”的安全责任体系。
- 加强旅游市场监管,规范旅游行为,保障游客权益。
体制机制改革
- 推进旅游管理体制综合改革,满足从单一业态向综合产业、从行业监管向综合服务升级的需求。
- 建立旅游警察和旅游巡回法庭,提升旅游纠纷处理效率。
三、产业融合与创新驱动
文旅融合新格局
- 深化文化与旅游融合,推动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景区化,通过“文化+旅游”创造新业态,如红色旅游、研学游、康养游等。
- 发展夜间经济,打造夜间消费集聚区,举办特色节庆活动,刺激消费增长。
数字赋能与智慧旅游
- 建立旅游大数据中心,实现精准营销和游客服务优化。
- 推广智慧旅游技术,如VR导览、智能导览系统,提升游客体验。
四、服务提升与品牌建设
公共服务体系完善
-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强导游培训,完善游客咨询、医疗等配套服务。
- 推广绿色旅游,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品牌塑造与推广
- 梳理区域特色旅游品牌,推出多层次、个性化产品,如“天下包公”“巢湖生态文旅”等。
- 加强宣传推广,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营销活动,提升区域旅游知名度。
五、保障机制与政策支持
组织保障与责任落实
- 建立全域旅游工作专班,明确部门职责,形成联动机制。
- 完善统计体系,精准把握产业脉搏,优化旅游产品供给。
政策与资金支持
- 出台配套政策,支持景区建设、文化资源转化等,降低企业开发成本。
- 拓展区域旅游合作,融入湘赣边旅游联盟,打造跨区域精品线路。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系统化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实现文化资源优化配置与旅游产业高质量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