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源县旅游业近年来通过政策引导、产业融合和基础设施提升,持续保持发展活力,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体系。以下是综合分析:
一、发展现状
游客规模与收入
2025年春节期间,汉源县接待游客21.8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2亿元,其中A级景区接待游客12.65万人次。与2017年游客总数441.4万人次、综合收入33.06亿元相比,游客量增长显著,但综合收入增速有所放缓,需进一步挖掘高端消费潜力。
产业融合与品牌建设
汉源县推动“农业+旅游”深度融合,形成“春赏花、夏游湖、秋品果、冬沐阳”四季旅游品牌,涵盖生态旅游、康养游、农旅融合等多元化业态。例如,“阳光康养游”成为新热点,依托自然资源开发高山峡谷、生态体验等特色项目。
二、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
人才与政策保障
2025年1月发布《汉源县支持文旅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八条措施》,从引进、培养、激励等多维度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助力打造专业团队。此前,政府还通过财政补贴、标准化建设等方式提升乡村旅游接待能力。
基础设施完善
近年来持续投入交通、住宿、餐饮等设施,如建设环线道路、观景台、星级酒店及农事体验园,提升游客体验。例如,轿顶山、大渡河峡谷等景区通过基础设施升级成为4A级旅游景区。
三、挑战与展望
高端化需求提升
当前游客对个性化、高品质旅游产品需求增加,需进一步开发文化体验、康养度假等深度游项目,以提升综合收益。
区域协同发展
需加强与其他地区的旅游联动,如与周边城市共同打造跨区域旅游线路,扩大客源市场。
总结
汉源县旅游业在政策引导和资源整合下,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生态旅游体系,但需通过创新驱动和品质提升,进一步巩固省级乡村旅游强县地位,实现从“旅游大县”向“旅游强县”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