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工作正在推进以下几个方面:
精准聚焦目标:
根据地方脱贫进展和旅游发展实际,进一步聚焦具有旅游资源、具备旅游发展条件的贫困地区,瞄准贫困人口精准施策,特别是针对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发力,通过发展旅游增加贫困户收入,增强贫困人口获得感。
认真落实政策:
做好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围绕相关行动方案,出台配套措施,细化分解扶贫任务,积极引导各方扶贫资金、扶贫惠民政策向旅游扶贫项目倾斜,鼓励支持各类金融机构拓宽旅游扶贫项目的融资渠道,全力推动各项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编制专项规划:
组织规划编制单位因地制宜、科学编制一批旅游精准扶贫规划,策划推出一批旅游扶贫重点项目,科学指导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利用、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品牌建设。
加强专项指导:
各地要积极整合资源力量,加大投入力度,挖掘当地生态旅游、民俗文化等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景区,引导生活在周边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建档立卡易地扶贫搬迁对象适度集中居住并依托乡村旅游就业脱贫。
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集中精力解决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加快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加强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设施建设和危桥改造,提高通行能力和安全水平。推进重点旅游景点景区到干线公路的连接线、旅游路建设,改善重点景点景区的交通条件。加快完善乡村宽带信息基础设施。
巩固和拓展旅游产业扶贫成果:
在巩固已取得的旅游产业扶贫成果基础上,继续推动旅游扶贫工作,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文旅系统应有的贡献。
推动旅游扶贫示范区和示范村创建:
如汶川县旅游扶贫示范区、3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的创建和300户民宿达标户的打造,落实旅游公益岗位,促进和实现贫困群众参与旅游扶贫“全覆盖”。
实施旅游产品开发带动工程:
积极申创省级特色乡村旅游景区、乡村旅游强县、特色乡(镇)、精品村寨、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乡村民宿、创客示范基地、特色业态经营点等品牌,构建多元化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加强旅游扶贫工作机制创新:
启动省级旅游扶贫机制体制创新试点,建立省级旅游扶贫实验区,积极向国家申报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和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
推进旅游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改变贫困地区群众的精神面貌和环境面貌,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这些措施和工程的推进,旨在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实现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贫困人口的稳定增收,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