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团旅游骗局套路多种多样,以下是常见的几种类型及防范建议:
一、低价团陷阱
虚假宣传与高价诱导 通过“零团费”“免费游”等诱饵吸引游客,实际行程中强制安排高价购物或自费项目(如“景点门票升级费”“特殊活动参与费”)。 *案例*:某旅行社以“年化收益60%”为诱饵非法集资,90%受害者为55岁以上老人,途中强制消费玉石、保健品。
临时增加收费景点
原计划行程外突然增加收费景点(如溶洞、养生体验),且不提供替代方案。
二、强制消费与购物骗局
购物店洗脑推销
导游带游客到指定购物店,通过夸大宣传、威胁恐吓(如“不买就关店”)或限制人身自由(如禁止拍照、监视)迫使购买高价商品。 *案例*:导游将游客锁在店内,限制离开直至购买指定商品。
“康养”“养生”名义诈骗
以“中医理疗+温泉疗养”为名,实际推销高价磁疗床垫、三无保健品,利用老年人健康焦虑进行洗脑消费。
三、合同陷阱
霸王条款
- “团费不退”: 单方退团时拒绝退还剩余费用; - “强制消费”
- “签票不可退”:合同签订后强制消费项目(如机票、门票),拒绝退票。 *法律依据*:《旅游法》规定,旅游者有权单方解除合同,旅行社需承担相应责任。
捆绑消费 长期旅游合约中强制捆绑自费项目(如“每年10日游”需额外支付1.45万元),且退团难度极大。
四、虚假宣传与体验骗局
景点与宣传不符
宣传中的“豪华住宿”“世界级海滩”等与实际严重不符,如破旧旅馆、脏乱码头等。 *案例*:承诺“全程导游服务”的旅行团,导游在景点消失。
演出类门票高价销售
以“原价购票”为名,实际以高价(如原价3000元的门票标价5000元)出售演出门票。
五、其他常见套路
临时退团不退费: 单方面以“行程变更”为由拒绝退费; 限制人身自由
网络诈骗:通过虚假网站、客服电话骗取银行卡信息或支付费用。
防范建议
选择正规旅行社:
签订合同时注意查看资质,优先选择标注“纯玩团”的行程;
警惕低价:
若遇到明显低于市场价的项目,需谨慎核实;
保留证据:
拍照、录像留存行程变化及强制消费证据,便于维权;
了解权益:
熟悉《旅游法》规定,遇到不合理条款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