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价团费陷阱
超低价旅游团
以“99元游三亚”“500元港澳七日游”等超低价格吸引游客,实际为偏远地区简陋住宿或虚假景点,常伴随强制购物和自费项目。 *案例*:李阿姨缴纳888元团费后,被安排至云南小旅馆,行程被强制购物,最终花费数千元购买劣质纪念品。
虚假套餐
宣称包含五星级酒店、景点门票等,实际仅提供基础服务,通过增加购物或自费项目弥补成本。 *案例*:上海一日游团以100元价格包含多个景点,但结束行程后要求在偏远仓库购物,所购玉石成本仅几元。
二、虚假票务与购物骗局
一日游变购物团
以100元包15个景点为诱饵,实际在第一个景点后强制消费高价商品,如玉石、纪念品等。 *案例*:游客在金茂大厦参观后,被拉至仓库购买价值上万元的玉石,导游以“豪华游轮”为名诈骗。
20年旅游合约“套牢”
低价套餐暗含20年长期合约,消费者需支付高额费用才能出行,且自费项目多到每人1.45万元。 *案例*:多名游客购买7.18万元套餐,但20年内仅安排了数次短途旅行,还收取高额管理费。
三、强制消费与隐性收费
导游强制购物
以“不消费不继续行程”“滞留威胁”等手段,迫使游客购买景区内高价商品或自费项目。 *案例*:导游以“纪念品”“特色餐饮”为由,向游客索要高额费用,否则拒绝安排后续行程。
隐性消费陷阱
在景点内通过“推荐”“必须购买”等方式,诱导游客消费高价商品,如珠宝、特产等,售后保障缺失。 *案例*:导游带游客参观珠宝店,谎称商品为真品并给予折扣,游客购买后才发现是树脂制品。
四、其他常见手法
养生康旅连环套
以“免费体检”“康养基地”为名,诱导购买高价保健品或“神奇设备”,如“量子能量床垫”。 *案例*:李叔参加草原疗养团,被推荐购买5万元的“磁疗毯”,实际成本仅380元。
文化遗址造假
在文化景点制造“考古发现”“古董拍卖”等场景,诈骗游客购买“文物复制品”,单笔金额可达数十万元。 *案例*:刘姐在九华山被“高僧”以开光玉佛名义诈骗8.8万元,后才发现是批发市场廉价的树脂制品。
预防建议
1. 选择正规旅行社,核实资质及行程细节;
2. 对超低价套餐保持警惕,避免因小失大;
3. 购物时索要发票,保留维权凭证;
4. 遇到强制消费或不合理要求,及时向景区或监管部门投诉。
如遇疑似诈骗,应立即停止支付,并通过110、12321等渠道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