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价旅游团陷阱
强制购物:以超低价吸引游客,行程中安排大量购物点,通过强制消费获取利润。
隐性收费:未明码标价或加收额外费用,如“服务费”“景点门票”等。
降低服务标准:旅行社为降低成本,可能缩短食宿时间或降低交通质量。
二、假票务与身份诈骗
伪造门票:出售伪造或二手门票,或冒用官方证件进入景点。
冒充导游:假导游收取费用后提供虚假信息,或诱导购物。
证件冒用:诈骗者冒用游客身份获取信用卡信息或押金。
三、信用卡与支付诈骗
刷卡诈骗:在不可靠商家复制信用卡信息,或要求预付款后不退款。
虚假消费:通过高额消费套现,如“旅游套餐”实际为高价购物。
四、交通工具诈骗
租赁诈骗:收取高额押金后以车辆故障、违章等理由扣除。
出租车绕路:不使用计价器或故意绕远路多收费。
五、货币兑换与外汇诈骗
高息陷阱:非法兑换点提供远高于市场的汇率,后续以各种理由拒绝退款。
假货币:出售假币或以旧充新,如假美元、欧元等。
六、旅游卡与预付款诈骗
会员卡旅游:以积分兑换旅游权益,资金链断裂后无法退款。
预付款旅游:收取预付款后以低价产品或高额回购条款吸引,实际无法兑现。
出境保证金游:收取高额押金并承诺高利息,最终以各种理由拒绝退还。
七、其他常见骗局
免费WiFi陷阱:虚假免费WiFi热点窃取个人信息。
网红打卡地消费:通过隐性消费(如高价拍照套餐)增加支出。
导航软件诈骗:虚假导航推荐高价酒店或景点。
防范建议
1. 选择正规旅行社,核实导游资质和行程安排。
2. 警惕超低价旅游团,避免因小失大。
3. 不轻信免费WiFi、高额返利等宣传,保护个人信息。
4. 签订合同时仔细阅读条款,保留维权证据。
5. 警惕货币兑换机构,选择正规银行或官方渠道。
若遇疑似诈骗,应立即停止支付,向当地警方或旅游监管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