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西宁旅游业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全域旅游格局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表现如下:
一、游客接待与收入增长
接待规模持续扩大
2025年上半年,西宁累计接待游客1349.86万人次,同比增长28.1%;实现旅游收入131.29亿元,同比增长25.23%。其中,国际游客人数达13万人次,占全市旅游接待量的4.7%。
季度表现亮眼
- 春节、元宵节期间,21家A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8.5万人次,同比增长37.85%;
- “五一”期间接待游客126.76万人次,收入7.39亿元;
- 端午节期间接待游客55.21万人次,收入3.82亿元。
二、产业升级与项目推进
全域旅游格局优化
西宁构建了“一核、两圈、三轴、三区、五大产品”的发展格局,主城区形成商贸、休闲等核心功能区,环市区乡村旅游圈和夏都200公里旅游圈持续推进。
重点项目与基础设施完善
- 推进新华联国际旅游城、熊猫馆、西宁卫城等33项重点旅游项目,完成投资73亿元;
- 建成7座旅游集散中心和30处信息咨询中心,提升旅游服务能力;
- 高端旅游项目如海洋馆、音乐节等成为新亮点。
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
依托藏医药文化、昆仑玉文化等资源,打造近20家民族特色旅游企业,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生态旅游活力凸显,1-7月市内公园、生态景区接待游客692.48万人次,同比增长38.13%。
三、服务能力与品牌提升
标准化与投诉率下降
西宁通过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实现旅游投诉率逐年下降,游客满意度达93%以上;
推广文明旅游和信用体系,构建完善旅游服务保障机制。
特色街区与消费场景拓展
打造力盟商业街、唐道637等特色街区,推动夜间消费增长;推出“西宁游礼”文创产品,打造省级夜间消费街区。
体育赛事与文旅活动创新
依托青藏高原特色,举办环青赛嘉年华、国潮动漫展等活动,吸引游客参与;通过赛事直播、文旅演艺等创新形式提升品牌影响力。
四、未来展望
西宁将继续以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为目标,推动“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格局深化,力争到2025年实现省内游客、收入增长率达20%,省外游客增长率达25%。通过融合多业态、创新产品,西宁正成为西部区域旅游集散中心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