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公民旅游素质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具体措施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政府层面
完善制度规范 制定《中国公民旅游行为公约》《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行为指南》,明确文明旅游行为准则,并通过旅行社、景区等渠道广泛宣传。 例如,设立不文明行为曝光台,通过媒体曝光典型不文明行为,设立举报热线鼓励社会监督。
强化教育宣传
- 在中小学开展旅游文明教育,培养孩子文明出游习惯;
-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普及旅游文明知识,运用公益广告、漫画等形式揭露不文明行为;
- 依托社区、学校开展主题讲座、征文演讲等活动,提升公民文明意识。
加强监督管理
- 旅行社需对旅行团进行全程文明教育,景区要落实文明管理规范,杜绝宰客、强制消费等行为;
- 建立文明旅游监督机制,对不文明行为进行记录和处罚,形成震慑作用。
二、社会层面
营造文明氛围
通过公益广告、旅游展会、社区活动等传播文明旅游理念,倡导理性、健康、环保的旅游消费观;
评选文明导游、文明景区等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推动行业自律
旅行社、酒店等旅游相关机构需加强自律,规范经营行为,提供优质服务;
推动建立旅游信用体系,对诚信经营企业给予奖励,对违规行为进行惩戒。
三、个人层面
提升文明意识
学习《中国公民国内旅游行为公约》《指南》,掌握基本礼仪规范,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在旅游中尊重当地文化习俗,避免因文化差异引发冲突。
养成文明习惯
从自身做起,规范言行举止,如不乱扔垃圾、主动购票、保管好贵重物品等;
带领家人和朋友共同遵守文明规范,形成良好的旅游氛围。
四、其他措施
完善基础设施: 在景区、交通枢纽等场所设置文明提示标识,提供多语言服务; 强化权益保护
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个人自律的协同作用,可逐步提升公民旅游素质,塑造文明、健康、环保的旅游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