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入境旅游需要从政策优化、服务提升、市场拓展等多方面综合施策,以下是具体路径与措施:
一、政策优化与基础设施提升
签证与通关便利化
- 推广与更多国家签订互免签证协定,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并延长停留时间。
- 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优化“进境托运行李先期机检”改革,将常规通关时间缩短至60分钟内。
- 推广电子证件身份认证服务,实现“1个工作日出证”。
交通与通信保障
- 提升国际交通通达度,建设中部地区入境旅游集散地(如张家界武陵源-天门山旅游区)。
- 完善境外旅客综合服务中心,提供本币兑换、交通换乘等“一站式”服务。
- 推广“空铁联运”产品,实现飞机与高铁无缝换乘。
二、服务品质提升
旅游产品与服务创新
- 打造世界级旅游品牌,如“张家界奇秀山水”“长沙都市休闲文化”线路。
- 开发适合中转旅客的144小时过境旅游产品,支持邮轮旅游发展。
- 推出“空空中转”旅客“四免五享”服务(免费住宿、餐食等)。
公共服务国际化
- 完善智慧旅检建设,推进多语言服务站点。
- 建立境外游客投诉处理机制,提升纠纷解决效率。
三、市场拓展与营销创新
精准营销与品牌推广
- 利用OTA平台、驻外使领馆开展“三湘四水相约湖南”等境外推广活动。
- 执行“走出去”“请进来”策略,办好“良渚论坛”等国际交流活动。
客源市场细分
- 分析各国游客偏好,定制文化体验线路(如良渚文化、宋韵文化主题游)。
- 针对新兴市场(如东南亚、欧洲)制定专项营销方案。
四、产业链协同与保障
企业支持与人才培养
- 设立入境旅游推广机构,鼓励旅行社与境外机构合作。
- 加强旅游从业培训,提升服务标准化水平。
财政与政策引导
- 发挥财政资金作用,支持世界级景区创建(如岳阳洞庭湖度假区)。
- 实施税收优惠、金融扶持政策,吸引外资投入旅游产业。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系统提升中国入境旅游的竞争力,形成政策合力、市场活力和服务优势的协同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