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旅游业近年来通过品牌建设、产业升级和融合创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跻身全国旅游强省前列。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产业规模与经济贡献
经济总量突破
截至2024年,山东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达到9713.6亿元,占GDP比重6.7%左右,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 2023年接待国内游客8.2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713.6亿元,同比增长13.6%和16.1%;
- 2024年预计接待国内游客9亿人次,旅游收入超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和12%。
产业链完善与效益提升
- 旅游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涵盖文化演艺、沉浸体验、城市休闲等新业态,培育了400余家国家级和省级“文旅+”新业态基地;
- 2012-2019年,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3.7%,占服务业增加值的22.6%,对地方财税贡献率超8%。
二、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核心品牌影响力
- “好客山东”成为全省文化符号,2010年推出后大幅提升旅游知名度,2020年升级为省级品牌;
- 部分城市如青岛、济南、泰安等通过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推动精品旅游发展。
国际旅游复苏
- 2021年入境旅游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78.3%,主要客源地为北京、江苏等省份,冰雪游、非遗游成为亮点;
- 2025年春节数据显示,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84%,济南、青岛等城市表现突出。
三、产品创新与业态升级
智慧旅游与科技支撑
- 推广“智慧旅游”建设,建设全国旅游信息化示范企业试点省份,提升游客体验;
- 搭建“云看展”“云旅游”等数字平台,推动文旅融合。
特色旅游产品涌现
- 乡村漫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例如青岛凤凰岛、烟台蓬莱等获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 全年举办超1.5万场文旅促消费活动,发放消费券超7亿元,拉动内需效果显著。
四、未来展望
山东省将继续推动文旅深度融合,2025年目标实现全域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5.5%,并通过“诗和远方”新画卷进一步彰显齐鲁文化魅力。未来将重点发展邮轮旅游、冰雪运动等特色领域,持续提升旅游消费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