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作为拥有5000年历史与2600年建城史的古城,近年来通过文旅融合、产业升级和生态优先战略,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以下是具体路径和措施:
一、文旅融合核心战略
文化资源活化利用
- 挖掘两汉文化、山水文化、饮食文化等资源,打造“国潮汉风”“快哉徐州”品牌。例如,以苏轼文化为内核推出《彭城风华》实景演出,首年吸引超12万人次游客,外地游客占比超55%。
- 通过云龙湖、九里山等景点串联历史文脉与自然景观,形成“彭城七里”城市更新项目,将历史遗存转化为活化体验空间。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改造提升主城区文化设施,建设大剧院、市民文化活动中心等,打造“15分钟文化圈”“十里文化圈”。同时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提升数字化文化服务水平。
二、产业升级与创新驱动
新业态培育
- 发展“音乐+旅游”“演出+旅游”等新业态,通过明星演唱会(如张信哲演唱会吸引3万外地客流)等活动,将演艺流量转化为城市留量。
- 推出沉浸式体验项目,如《彭城风华》演出,提升5A级景区的商旅活力。
重大项目支撑
- 投资建设云龙湖乐园、苏宁广场等标志性项目,推动文旅与商业融合。例如,云龙湖成为徐州首个5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
- 打造淮海经济区首个全场景沉浸式饮食文化博物馆,集美食、民俗、文化体验于一体。
三、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
全域旅游规划
- 实施“五全工程”(全域化、品质化、规范化、效益最大化),将贾汪区打造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 推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完善旅游线路和产品形态,提升综合竞争力。
绿色可持续发展
- 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实施,推动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例如,彭祖园等景区注重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
四、区域协同与品牌推广
跨市合作拓展
- 与商丘、枣庄等城市联合推广文旅资源,2024年接待外省游客超1亿人次,影响力持续提升。
- 参与国际旅游展会,推动“一带一路”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
节庆活动创新
- 举办国潮汉风年新春市集、云龙湖赏灯游船等活动,增强文化吸引力。
五、挑战与建议
目前徐州旅游存在资源利用率不高、景点档次偏低的短板,需进一步挖掘精品项目(如历史街区改造、非遗体验)。建议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同时注重游客体验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