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可围绕以下核心方向推进,结合政策文件与实践案例综合分析:
一、 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挖掘文化资源
以西游文化为核心,整合花果山、连岛、温泉等资源,开发主题旅游线路,如“西游文化体验游”“滨海康养度假游”等。
数字技术赋能
推广“花果山数智人”等AI应用,提升景区智能化水平;利用VR/AR技术增强游客体验。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加强连岛水世界、园博园等景区提档升级,同时保护抗日山、汤沟酒文化等历史遗迹。
二、 产业升级与业态创新
新业态培育
发展邮轮、游艇、低空飞行、房车露营等新兴业态,完善夜间游览、文化演艺、民宿民俗等配套服务。
文旅融合项目
推出“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模式,例如结合海岛资源开发生态旅游,或利用工业遗存打造工业旅游区。
消费升级
通过发放文旅消费券、举办演艺活动、开发文创商品等方式,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并提升消费能力。
三、 空间布局与品牌建设
“一核、三带、五区”战略
以花果山为核心,构建陆桥东部丝路、滨海度假、乡村旅游三大板块,形成多层次文旅空间体系。
区域品牌体系
打造“大圣故里 西游胜境”城市形象,同时培育景区品牌、产品品牌,提升整体竞争力。
国际营销拓展
抓住免签政策机遇,复航国际邮轮航线,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跨境推广,吸引更多境外游客。
四、 基础设施与服务优化
交通与公共服务
完善连岛至秦山岛海上旅游公交,提升景区索道、住宿等基础设施水平,推动公共服务数字化。
人才培养与引进
加强导游、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建立金牌导游培养计划,提升服务品质。
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以游客满意度为导向的监管机制,确保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公共服务达标。
五、 政策支持与保障
财政与金融扶持
设立文旅产业发展基金,提供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激励措施
对获评国家级景区、旅行社等给予奖励,支持文创项目开发、旅游消费场景创新。
考核与评估
建立文旅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考核机制,定期评估政策效果,调整发展策略。
通过以上路径,连云港可形成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的产业生态,推动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