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3-2025年暑期旅游市场的综合监测与预测,今夏旅游业呈现以下特点:
一、整体复苏态势
国内旅游市场 - 2023年暑期国内旅游人数达18.39亿人次,同比+20%,较2019年同期增长3%,实现旅游收入1.21万亿元。
- 2024年暑期受政策红利和消费回暖推动,国内旅游市场保持稳步增长,长线游占比超7成,传统热门地区如云南、新疆、东北等地表现突出。
- 2025年清明假期显示,短途周边游和长线深度游并驾齐驱,国内租车服务预订量同比+33%,出境游火车票预订量同比+200%。
出境旅游市场
- 2023年暑期出入境旅游显著增长,部分国家订单增长超8成,入境游订单同比+1倍。
- 2024年暑期受政策支持,赴欧洲、拉丁美洲等地区旅游订单激增,云南等边境省份表现亮眼。
二、市场新趋势
消费升级与品质需求
- 游客从传统观光转向沉浸式体验与个性化探索,反向旅游、小团自由行及特色小城成为新趋势。
- 高星酒店、租车自驾、主题游(如文化探索、自然探险)等高端服务需求旺盛,人均预订量增幅明显。
下沉市场潜力
- 五线城市及县域旅游持续增长,订单增速高于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伊犁、重庆、西安等城市表现突出。
智慧旅游与数字化
- 数字化技术推动智慧旅游发展,线上预订、智能导览、虚拟体验等场景普及。
三、区域特色亮点
避暑旅游火爆
- 云南、贵州、新疆等地因气候优势成为避暑热门,游客量同比大幅增长。
- 昆明滇池、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等景点游客爆满,民宿酒店供不应求。
传统文化与研学游兴起
- 古迹遗址、博物馆等文化主题游热度上升,亲子游、研学游占比约35.1%,带动相关产业复苏。
政策与市场驱动
- 各地出台政策支持旅游业,如云南专项政策推动恢复、海南免税政策刺激消费。
四、挑战与展望
区域差异显著: 沿海、高原等地区复苏强劲,但部分受自然灾害影响区域仍需恢复。 消费理性回归
未来展望:随着疫情完全恢复,旅游市场有望进一步繁荣,数字化与绿色旅游将成为重要方向。
综上,今夏旅游业在复苏中呈现多元化、品质化趋势,政策与市场共同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