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发展旅游业主要通过以下综合措施实现,结合政策文件和规划方向进行梳理:
一、产品供给创新与品牌建设
打造特色文旅品牌
- 发展世界石窟长廊、千里河西走廊等文化符号,构建“世界石窟长廊”品牌。
- 推出锦绣黄河之旅、壮美长城之旅等精品线路,开发沙漠戈壁挑战、健康养生福地等特色产品。
培育新型旅游业态
- 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如冬春季冰雪运动)、乡村旅游(如“陇上乡遇”品牌)、夜间旅游等新业态。
- 建设中医药养生、温泉沙疗等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构建千亿级产业链。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 推进博物馆、美术馆升级为3A级景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新空间(如“读者小站·行者空间”)。
- 利用历史建筑、工业遗产等存量资源开发文旅空间,实现文化符号植入。
二、消费场景拓展与活力激发
多元消费场景创新
- 开发“乡村四时好风光”线路,开展游购乡村、冬春季冰雪运动等主题活动。
- 推出吃陇菜、购陇礼等“网红套餐”,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错峰休假、弹性作息。
夜间经济与主题旅游
- 打造敦煌夜市、嘉峪关关城等夜间文旅消费街区,培育10个以上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 发展航天游等主题旅游,打造文化之旅产品。
三、服务质效提升
入境旅游服务优化
- 提升交通便利性,提供优质入境旅游服务,加强海外市场宣传推广(如敦煌文化国际交流项目)。
- 完善签证政策,优化通关流程,提升游客体验。
行业监管与政策支持
- 落实《甘肃省旅游条例》,推进旅行社、星级饭店等享受优惠政策。
- 设立旅游消费季、消费月活动,修订完善“引客入甘”补贴实施办法,提高奖补标准。
四、规划与区域协同
科学规划体系
- 编制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一个龙头(敦煌)、两大枢纽(酒泉、张掖)、四区集聚、四带拓展”的空间布局。
- 推动4A级以上景区与乡村旅游示范村联动发展,形成区域协同效应。
区域品牌联动
- 以敦煌为核心,联合张掖、嘉峪关等市州打造丝绸之路旅游品牌。
- 推广“陇上乡遇”品牌,建设一批精品民宿和乡村公共设施。
通过以上措施,甘肃省旨在形成“文化+旅游+康养”融合发展格局,推动全省旅游人数和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