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商标的类别归属需根据具体服务内容进行划分,主要涉及以下类别:
一、核心类别
第39类 包含旅游观光、旅行安排、旅行社、商品包装、物流运输等核心服务。例如:
- 国内/国际旅游线路策划
- 旅行社服务
- 旅游咨询
- 酒店预订等。
第41类
涵盖俱乐部、组织表演演出、休闲娱乐、教育培训等服务。例如:
- 旅游培训课程
- 文化体验活动
- 旅游展览组织等。
第43类
主要涉及餐饮、住宿服务。例如:
- 旅游酒店
- 民宿
- 餐饮服务(如景区内餐厅)等。
二、其他相关类别
第35类: 适用于旅游产品专营专卖、广告宣传、旅游门户网站等。例如: 旅游网站域名注册 旅游广告设计。 第44类
旅游度假村康养服务
景区规划与设计。
三、注意事项
多类别注册建议
由于旅游服务涉及多个环节(如交通、住宿、餐饮),建议注册第39、41、43类以全面保护品牌。2. 避免混淆类别
第35类(广告/商业服务)与第39类(旅行服务)有明显区分,需根据业务性质选择注册类别。
特殊服务补充
若涉及教育类旅游服务,可考虑第41类;若涉及疗养类,则需注册第44类。
建议根据具体业务范围,结合《商标分类表》及《商标法》规定,确定注册类别。若需进一步确认,可通过商标局官网或专业知识产权平台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