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旅游时做好防晒是保护皮肤健康的关键,以下是综合权威建议的防晒攻略:
一、防晒霜的选择与使用
SPF值选择 - 日常通勤或低紫外线环境:SPF15-30
- 户外活动(如海滩、游泳):SPF30+、PA+++,防水型防晒霜
- 高紫外线时段(如夏季中午):建议避免外出或全副武装
涂抹规范
- 提前15-30分钟涂抹于面部、颈部、手臂等暴露部位,耳朵、脖子后等易遗漏处
- 每2-3小时补涂一次,游泳或出汗后及时补涂
- 需涂抹2毫克/平方厘米的量才能生效
肤质适配
- 油性肌肤:选择水性防晒霜
- 干性肌肤:优先霜状防晒用品
- 敏感肌:建议物理防晒(如防晒衣、遮阳伞)
二、物理防晒工具的搭配
防晒衣
- 选择UPF≥50+的款式,浅色系(如深色牛仔、灰色)防晒效果更佳
- 优先选带透气科技面料(如凉感纤维),避免闷热感
遮阳伞
- 宽边遮阳帽(帽檐≥7厘米)可遮挡脸部、颈部及耳后,推荐黑胶涂层伞面
- 晴雨两用伞,轻便且防晒性能强
太阳镜
- 偏光墨镜可减少水面、雪地反射光,防紫外线效果显著
三、其他防晒注意事项
衣物防护
- 穿长袖衬衫、长裤,避免皮肤大面积裸露,外出时穿深色衣物
- 湿衣服失去防晒效果,需及时更换
行为规避
- 避免在紫外线指数≥7时长时间外出,尽量选择阴凉处
- 远离反射面(如海面、雪地、玻璃),反射紫外线可能增加晒伤风险
日常防护
- 餐饮注意选择非感光蔬菜(如猕猴桃、西红柿),避免食用芹菜、香菜等
- 户外活动后及时补涂防晒霜,并清洁面部化妆品
四、特殊场景补充建议
海滩/泳池: 选择防水型防晒霜,游泳后及时擦干身体 高海拔/云隙光
通过以上综合措施,既能有效阻挡紫外线,又能兼顾旅行体验,建议根据实际场景灵活调整防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