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水诗人及文学家
谢灵运 - 南北朝时期诗人、佛学家,以山水诗闻名,开创了“颜谢”诗派。其游历经历为《晋书》《谢灵运集》等作品提供了素材。
- 代表作:《游仙诗》《登池上楼》等。
徐霞客
-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著有《徐霞客游记》,系统记录中国山川地貌与人文景观,被誉为“千古奇人”。
- 旅行范围:遍及21个省、市、自治区,历时30年。
李白
- 唐代诗人,25岁开始漫游四方,游历18个地方,登80多座山,著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
- 旅行特点:常结伴同行,诗中融入山水意境。
孟浩然
- 唐代山水田园诗人,曾游历汴水、苏州、太湖等地,与李白结交并共同推动山水诗发展。
二、思想家与史学家
孔子
- 春秋时期思想家,年轻时到齐、周,晚年游历魏、楚等国,14年行程数千公里,其游历思想影响后世。
- 旅行目的:传播儒家思想,考察社会风俗。
司马迁
- 西汉史学家,20岁游历汉族文化区,至贵州、云南调查少数民族,为《史记》奠定基础。
三、探险家与外交家
张骞
- 西汉外交家,奉命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行程遍及中亚、南亚,著有《史记·大宛列传》。
法显
- 东晋僧人,首次到达印度,穿越沙漠、尼泊尔,学习佛教法律3年,著有《大唐西域记》。
四、其他重要人物
李时珍: 明医学家,为《本草纲目》遍历云南哀牢山等地区,以医药考察为主。 谢灵运
五、旅游思想与文化背景
旅游概念最早见于南朝沈约《悲哉行》,晋陶潜“春秋多佳日”奠定文人游历传统。
古人交通以步行、驴马为主,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开创系统地理学记录。
以上人物因旅游目的、范围或影响不同而突出,既有文学创作驱动,也包含学术探索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