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777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文案777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海外医疗旅游骗局有哪些

59

关于国外医疗旅游骗局,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核心诈骗手段

体检报告造假

诈骗团伙与美容院合作,通过虚假体检报告谎称受害人患癌症、重大疾病等高危病症,诱导其购买数万元至数百万元的“抗癌药品”或“免疫提升产品”。例如,王女士被检测出“癌症风险高”,被推荐“癌盾”疗法,实际是高价保健品。

免费旅游与医疗结合

以“免费海外旅游”“高端体检”为诱饵,安排豪华行程和虚假医疗活动。在国外医院进行走马观花式的体检后,由“专家”解读报告,制造“病急乱投医”的紧迫感。

二、常见实施步骤

精准定位目标群体

通过美容院等渠道收集高收入、高消费人群信息,利用其健康焦虑心理实施精准诈骗。

建立信任链

安排“专家”进行虚假医疗诊断,通过频繁接触建立信任,再逐步诱导购买高价产品。

分期诈骗设计

通常分为“前期旅游+中期治疗+后期回访”三个阶段,通过持续施压和制造紧迫感,迫使受害人持续投入。

三、典型案例

浙江嘉兴案:

2016-2017年,嘉兴某美容院通过“免费出国旅游”诱骗600余万元购买“癌盾”产品,涉案金额近10亿元。

大连思兰德集团案:以大连公司为核心,通过全国代理商和美容院网络实施连锁诈骗,涉及2000余起案件。

马来西亚案:一名游客被谎称患肺癌、乳腺癌,花费62.5万元购买无效治疗,后经专家会诊发现指标正常。

四、防范建议

警惕“专家”说辞:

正规医疗机构不会通过电话或旅游团进行远程诊断,更不会推荐昂贵且未经验证的“特效药”。

核实机构资质:

选择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对海外医疗机构的资质、医生背景进行严格调查。

保留证据:

保留所有与“医疗建议”“合同”相关的文件,发现异常及时报警。

谨慎参与旅游项目:

免费旅游应警惕包含医疗服务的套餐,避免因小失大。

五、监管现状

目前国内对海外医疗旅游的监管尚存空白,导致部分诈骗团伙有机可乘。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立法和跨区域协作,提高打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