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的不同叫法,可以从历史、功能及形式三个维度进行归纳:
一、历史上的称谓
壮游:
指有识之士怀抱壮志游历四方,如袁桷《送文子方著作受交趾使于武昌》中的“壮游诗句豁”;
周游:
古代指为推行政治主张而四处游说,如《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平原君的“四出游说”;
宦游:
特指外出求官的行程,如《史记·萧相国世家》中萧何的“宦游天下”;
云游:
僧人、道士等宗教人士的漫游行为,如李白《送友人》中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隐士情怀;
冶游:
春秋战国至唐代指男女相伴的游春活动,如《论语》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卧游:
指隐士以欣赏山水画或隐居生活代替实景游览,如东晋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二、现代旅游功能的分类
观光旅游:
以游览自然或人文景观为主,如北京故宫、长城的游览;
度假休闲:
以休闲放松为目的,如成都、上海的短途度假。
三、英语中的对应表达
Travel:泛指所有形式的旅行,如商务、探险等;
Journey:强调陆路长途旅行,如“丝绸之路”;
Trip:短途往返旅行,如“周末短途旅行”;
Tour:有组织、有行程的游览活动,如“跟团游”;
Voyage:水上或空中长途旅行,如“环球航行”。
总结
旅游的称谓因历史时期、功能差异而丰富多样,既有“壮游”“云游”等文化意象,也有“观光”“度假”等现代分类。理解这些称谓有助于深入把握旅游文化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