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旅游业呈现以下特点:
一、行业规模与增长
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复苏
2023年国内旅游总人数接近60亿人次,2024年出游人次达56.15亿,同比增长14.8%;2025年春节黄金周全国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尽管面临消费能力波动,但市场整体呈现复苏趋势。
全球旅游业逐步回归正常
后疫情时代“报复性旅游”推动全球旅游业复苏,2024年中国国内旅游收入预计较2019年增长11%,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动力来源之一。
二、消费趋势与结构变化
消费升级与多元化需求
旅游已从奢侈消费转向生活必需品,家庭游、短途游、周边游成为主流。2024年国内游客人均花费5.75万亿元,同比增长17.1%,但人均支出额有所下降。
高性价比需求凸显
2025年旅游市场呈现“刚性不足、弹性乱弹”特征,人均花费下降但出游人次上升,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
三、市场挑战与问题
供给与需求结构性矛盾
旅游地产、综合体等投资过度导致供大于求,部分景区出现客流量下滑(如黄山、张家界武陵源等)。
低价竞争与服务质量下降
行业存在“零团费”“负团费”等违规操作,导致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服务质量难以保障。
区域发展不平衡
经济发达地区(如江浙沪、广东)游客集中,中西部及偏远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不足。
四、未来发展方向
转向高质量发展
需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推动旅游资源综合开发与结构优化。
强化监管与规范
加强旅游法执行,打击宰客行为,规范市场秩序。
挖掘新兴需求
发展文化体验、康养旅游等特色产品,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
综上,我国旅游业在规模与复苏的同时,需应对消费升级、竞争加剧等挑战,通过创新驱动和结构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