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旅游业监管力度需要从制度、技术、协同和社会共治等多方面入手,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管体系。以下是具体措施:
一、完善监管体系
建立统一协调监管机制
由政府牵头,整合旅游、工商、税务、交通等多部门职责,形成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的监管机制,明确各环节责任。
强化政企分开与职能优化
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应与旅游企业脱钩,实行垂直管理,提升监管效率。
二、强化日常监管
动态监管与信用体系
建立旅游经营者信用评价平台,对守信主体激励、失信主体惩戒,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如旅游协会)参与协同治理。
拉网式专项检查
对景区、旅行社、餐饮单位等开展定期拉网式检查,重点整治无证经营、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行为。
三、创新监管技术
信用监管与大数据应用
运用信息技术搭建信用监管平台,实时监测经营行为,实现精准执法。
智慧旅游技术
推广景区智能导览、在线投诉处理等智慧旅游技术,提升监管时效性和游客体验。
四、规范市场秩序
合同与广告监管
严查霸王条款、强制消费行为,打击虚假广告,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价格与食品安全监管
加强景区商品明码标价、价格欺诈查处,强化食品安全监督,保障游客“舌尖安全”。
五、畅通维权渠道
多元化投诉机制
建立12315、12345等多渠道投诉平台,确保投诉处理及时、反馈迅速,降低维权成本。
消费纠纷调解
设立“五进”维权站点(景区、商场、农村等),配备专业调解员,提升纠纷调处效率。
六、加强行业自律
导游规范管理
严查无证导游、强制消费行为,建立导游信用档案,从源头上规范行业秩序。
行业协会作用
依托旅游协会开展行业培训、自律监督,引导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形成良性竞争环境。
通过以上措施,既能提升监管效能,又能保障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最终实现游客权益保护与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