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柳州旅游业需从资源整合、品牌建设、业态创新等多方面入手,结合政策支持与市场潜力,形成系统性发展策略。以下是具体路径:
一、资源整合与基础建设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以“百里柳江”为核心,打造世界级旅游线路,结合“柳江画廊”与“工业旅游”融合,提升景观价值。例如,实施大龙潭鲤鱼嘴遗址展示保护馆、柳州螺蛳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示范区等文化场馆建设。
完善交通与基础设施
依托发达的铁路、公路和航空网络,提升景区可达性。同时,完善停车场、住宿设施及景区基础设施,提高接待能力。
二、品牌建设与文化挖掘
擦亮“柳州螺蛳粉”招牌
打造10家以上连锁品牌店,推动螺蛳粉文化与旅游结合,通过直播电商等新兴业态拓展市场。例如,孵化50家直播机构,新增200家企业开展直播带货。
工业文化与民族风情融合
挖掘柳州工业遗产(如柳产旅游观光车、智能电动冲浪板)与民族文化(如融水银饰、蜡染),开发工业旅游路线和民族特色体验项目。例如,推出“柳州装备制造之旅”“侗族文化体验周”等活动。
三、业态创新与消费升级
培育新业态
发展文旅融合新业态,如健康养生游、农事体验、乡村演艺等。柳江区通过盘活古人类文化遗址,开发“柳江人”主题游,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数字化与智慧旅游
搭建直播电商产业集聚区,孵化1万人以上带货达人,利用数字化手段推广柳州旅游。例如,开发柳州文化旅游电子地图,推广乡村旅游线路。
四、政策支持与保障
完善政策体系
制定《新形势下加快推动柳州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产业目标与任务,整合财政、工信、旅游等多部门资源。
强化区域合作
与周边城市(如桂林、贵阳)建立跨区域旅游协作机制,推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连线发展,打造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核心目的地。
五、市场推广与可持续发展
精准营销与品牌宣传
通过国际旅游展会、社交媒体等渠道,提升柳州“健康、装备制造、民族文化”三位一体形象。例如,举办“柳州文化旅游节”,吸引全球游客。
注重环境保护
在开发中坚持生态优先,保护柳江、融水等自然与文化资源,确保旅游活动与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策略,柳州可形成“政策引导、资源整合、业态创新、品牌驱动”的发展模式,提升旅游竞争力,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双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