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旅游文明素质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具体措施可归纳为以下五大方面:
一、加强教育引导
普及文明旅游知识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公益广告宣传,运用文学、摄影、漫画等艺术形式揭露不文明行为,弘扬文明旅游理念。例如制作系列公益广告,展示文明旅游场景与不文明行为的对比。
纳入教育体系
在中小学阶段融入文明旅游教育,培养孩子正确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同时,通过旅行社、景区开展短期培训,提升游客的文明意识。
强化道德教育
开展道德讲堂、事迹报告会等活动,引导游客树立“先做人、再做事”的观念,增强其作为“地域大使”的责任意识。
二、完善规范管理
制定行为规范
由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制定《中国公民旅游文明行为规范》,明确游客在公共秩序、环境保护、尊重文化等方面的行为准则。
加强监督管理
建立“不文明行为曝光台”,通过媒体曝光典型不文明事件;设立举报热线和信箱,鼓励公众参与监督。例如某地通过电视曝光乱扔垃圾行为,引发广泛讨论。
行业自律机制
旅行社、景区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对导游、工作人员进行文明礼仪培训,提升服务水平。
三、优化环境营造
打造文明旅游氛围
通过景区导览、宣传栏、温馨提示牌等设施,普及文明旅游知识;举办文明旅游月、礼仪规范专题活动,潜移默化影响游客。
保护自然与文化资源
加强景区环境管理,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点,倡导“无痕旅游”;尊重当地风俗习惯,避免因文化差异引发冲突。
四、强化技术支撑
建立信用档案
实施《游客旅游不文明记录管理办法》,对多次不文明行为的游客进行记录和公示,形成社会约束。
智能化管理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时监测景区人流、环境质量等指标,为文明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五、倡导文明行为
树立榜样典型
开展“文明旅游形象大使”“文明旅行社”评选活动,表彰先进典型,激励更多人参与文明旅游。
开展主题活动
组织青年志愿者劝导、文明游客评比等活动,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施策,可以逐步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形成文明旅游的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