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旅游收入的恢复情况因地区、行业及政策差异而呈现不同特征,综合多来源数据可总结如下:
一、整体恢复趋势
2020-2021年:深度调整期 受疫情影响,2020年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大幅下跌61.1%,2021年虽有所回升至疫情前的55.9%,但仍低于疫情前水平。国际旅游受限制更严重,仅恢复至疫情前的15.5%。
2022年:持续复苏但增速放缓
国内旅游收入为2.04万亿元,同比下降30%,恢复至疫情前的三成。节假日旅游收入波动明显,例如清明、五一恢复率分别为68.0%、66.8%,端午、中秋、国庆等假期恢复率进一步下滑至65.6%、72.6%、60.7%。
2023年:加速回暖
- 人次与收入: 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次3.69亿,同比增长114.4%;旅游收入3.81万亿元,同比增长114.4%,均接近疫情前水平的90%-91%。 - 政策推动
2024年:复苏趋稳 - 上半年表现:
1-11月接待游客8.06亿,接近2019年同期的1.1亿;旅游收入8060亿元,同比增长1.5倍。 - 下半年展望:预计全年旅游收入将突破4.7万亿元,恢复至疫情前的90%左右。
二、地区差异显著
高增长地区:河南、甘肃、新疆、黑龙江、山西等省份增速超200%,如河南省以9.95亿人次恢复至2019年的110.6%。- 高消费地区:海南以2014元/人的高客单价表现突出。- 典型案例:上海在2023年文旅投促周显示,旅游收入达2.3万亿元,同比增长95%,但全年目标尚未完全实现。
三、行业结构性变化
线下与线上融合:
OTA(在线旅游平台)作用增强,但线下体验仍是核心需求。2. 细分市场崛起:露营、主题乐园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如上海文旅投促周期间露营相关收入显著增长。3. 区域协同发展:中西部地区通过政策支持(如“乙类乙关”)加速复苏,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四、未来展望
2025年预计国内旅游人次达4.23亿,同比增长119.0%,收入3.81万亿元,恢复至疫情前的70%-80%。全年旅游收入占GDP比重将回升至4.5%,但仍需政策与市场双重作用实现全面复苏。
总结:疫情后旅游收入呈现“V型复苏”特征,2023年加速回暖,2024年趋稳,2025年预计恢复至疫情前70%-80%。未来需关注政策效果、居民消费信心及国际旅游恢复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