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旅游发展近年来呈现速度与质量双提升的显著特征,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产业融合策略,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的重要引擎。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一、发展成就与数据支撑
游客规模与收入增长
2023年全省接待游客3.88亿人次,旅游收入2745.8亿元,同比增速达187.8%和312.9%,远超全国平均水平。2024年上半年游客1.97亿人次,旅游花费1320亿元,同比增长27%和35%。
产业融合与市场活力
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2023年文旅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8%,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同时,旅游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如河西走廊、甘南草原等景区火爆出圈。
二、资源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自然与文化双重资源
甘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30余处,文化旅游产品收入占比超50%。独特的自然景观(如丹霞地貌、草原)与历史人文资源形成互补,构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区位与交通优势
作为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甘肃串联起中亚、欧洲市场,2013年接待游客量连续五年居全国第二,综合收入居全国第二。近年来交通基础设施持续完善,进一步提升了区域吸引力。
三、战略举措与成效
政策与市场环境优化
甘肃省推出“全域全季、惠民富民”战略,加大旅游公共服务投入,2023年旅游安全监管覆盖率达98%以上。同时,通过“天水麻辣烫”等案例提升地方美食知名度,带动旅游服务升级。
文旅融合与创新
整合优质资源,打造“丝路游”“乡村游”新业态,2024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5312万人次,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16.22%。此外,利用AI技术提升旅游营销精准度,游客满意度提升15%。
四、挑战与展望
区域发展不平衡
旅游资源集中在兰州、敦煌等城市,部分偏远地区仍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品开发。
可持续发展路径
未来需注重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平衡旅游开发与资源承载能力,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综上,甘肃旅游在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需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全域旅游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