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国和第一大国内旅游国,但在世界旅游强国的行列中仍有较大差距。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旅游业竞争力报告》,中国旅游业在综合竞争力上与美国、法国、西班牙等旅游强国相比存在明显不足,包括国际吸引力、国际调配力、国际话语权等方面。
尽管如此,国家层面已经将旅游业定位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幸福产业,这是朝着建设世界旅游强国迈出的第一步。旅游强国的建设意味着旅游经济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产业规模与效益的统一、旅游竞争力与旅游品牌的统一。旅游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不仅体现在接待游客的数量和旅游综合收入上,更在于通过旅游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注入更大的动能,为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赋能。
加快旅游强国建设的标志包括:
1. 入境旅游接待人数和国别游客数位于世界前列;
2. 旅游对相关经济和产业发展赋能作用全面增强;
3. 以文化和旅游融合力主体的旅游融合速度和广度扩大;
4. 旅游空间形态与产业链与需求形态高度吻合;
5. 有意义和有文化目的旅游成为市场主流;
6. 绿色旅游发展成为旅游发展重要方式;
7. 新质旅游消费力成为支撑现代旅游经济发展重要力量;
8. 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全面提升;
9. 具有一大批世界影响力的旅游企业;
10. 国际旅游枢纽与世界著名旅游品牌逐步建立;
11. 国际游客人均消费水平提高,旅游产品具备价格优势。
综上所述,中国正在积极建设世界旅游强国,但仍有诸多挑战需要克服。未来,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中国有望进一步提升其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