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的发展需要从理念、模式、机制等多方面进行系统性规划,具体路径可归纳为以下核心策略:
一、核心发展理念
文化为魂,旅游为体
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如徽文化、自然生态等),通过文化IP和创意产品提升旅游吸引力,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全要素整合
整合自然、人文、社会等多元资源,形成涵盖交通、住宿、娱乐等全链条的旅游服务体系。
全行业协同
以旅游业为核心,联动农业、文化、科技等产业,形成产业链协同发展机制。
二、主要发展模式
依托龙头景区带动
以知名景区为核心,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动“景城一体化发展”,形成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工作机制。
都市旅游辐射带动
依托城市旅游品牌和交通优势,辐射周边区域,推动城乡规划、土地利用等“多规合一”,促进城乡互补。
跨界产品开发
结合文化、商贸、科教等元素,开发文化休闲、生态观光、体育赛事等跨界产品,拓展旅游场景。
三、关键实施路径
规划创新
- 从“单一景区”转向“全域景点规划”,将城市整体纳入旅游发展框架。
- 推动“多规合一”,实现旅游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协同。
资源整合与开放
- 打破行业壁垒,推动“旅游+”“+旅游”模式,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社会共享的机制。
- 实施公益性景区低价或免费开放,降低游客门槛。
智慧科技与体验升级
- 利用VR、A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如历史场景复原、生态互动体验等。
- 推广智慧旅游平台,实现景区管理、游客服务的全程化与个性化。
四、保障措施
政策支持与体制创新
- 完善旅游综合统筹发展领导体制,形成部门联动、综合保障的工作格局。
- 推动旅游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产业促进等综合改革。
利益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 通过产业融合创造就业机会,实现居民与游客的共享发展。
- 建立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机制,确保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策略,全域旅游可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从单一景点向全要素体验型、从封闭管理向开放共享型的转变,最终推动区域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