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旅游开发应围绕“文化创新、产业融合、市场拓展、质量服务、人才队伍”五大方向,通过科学规划和系统实施,推动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型。具体策略如下:
一、文化创新与体验升级
沉浸式历史体验
通过VR技术还原历史场景(如VR游唐代长安城)、拍摄大型历史史诗(如《大秦纪》VR剧场),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盛唐或秦汉文化。
非遗与红色文化融合
推广陕北剪纸、皮影戏等非遗体验,开发以延安革命圣地为核心的红色研学路线,结合红色文化与民俗活动,打造差异化旅游产品。
文创产品开发
设计兵马俑盲盒、汉长安城文创纪念品等,将文化元素融入日常消费,提升游客的文化认同感。
二、产业融合与空间优化
生态旅游与康养结合
依托秦岭国家公园、黄河壶口瀑布等生态资源,开发徒步、观鸟等生态体验项目,同时配套建设康养设施,形成生态休闲旅游带。
文旅与农业融合
推广关中民俗村(袁家村模式)、陕南茶园民宿,通过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双赢。
红色旅游产业链延伸
以延安为核心,整合祭祖、红色文化、民俗资源,开发沉浸式剧本杀、研学路线等,形成覆盖全省的红色旅游产业链。
三、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省际旅游线路整合
推出连接上海、嘉兴、遵义等城市的红色旅游线路,联合开展跨省营销活动,扩大陕西旅游辐射范围。
目标市场细分
针对亲子游、康养游、文化爱好者等细分市场,定制化开发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
品牌塑造与宣传
通过制作《唐朝诡事录·西行》等影视作品、举办文化节庆活动,提升陕西作为“人文陕西、山水秦岭”国际形象。
四、质量服务与人才培养
标准化管理
推行A级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管理标准化,建立动态监管机制,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旅游人才培养
实施“旅游人才培养三年行动计划”,分级培训从业人员,引进专业人才,强化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
基础设施升级
加强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智慧旅游平台,提升游客体验。
五、政策支持与产业融合
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
出台26条措施推动文旅产业发展,设立万亿级文旅产业集群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传统产业改造与新兴产业培育。
跨界融合创新
推动文旅与科技、教育、康养等跨界融合,开发全感剧场、研学旅行等新型旅游产品,拓展消费场景。
通过以上策略,陕西可形成“文化创新+产业融合+市场拓展”的协同发展格局,推动旅游业向高质量、国际化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