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旅游价格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市场、竞争等多方面因素,以下是具体步骤和策略:
一、定价流程
目标市场购买力分析 评估目标客群的经济水平、消费习惯及支付意愿,为定价提供基础数据。
目标市场定位
根据产品特性(如高端定制、生态探险等)确定市场定位,明确差异化竞争策略。
测算产品成本
包含固定成本(如设施折旧、管理费用)和变动成本(如食材、交通费用),确保价格覆盖成本。
选择定价目标
可能包括投资收益率、市场份额、竞争目标或生存目标。
确定定价方法
根据目标选择成本导向、需求导向或竞争导向定价法。
价格调整与优化
定期评估市场反馈,调整价格策略以平衡利润与竞争力。
二、定价方法
成本导向定价法
- 总成本加成定价法: 单位价格=总成本×(1+利润率)/预期产量 - 变动成本加成定价法
- 投资回收定价法:价格=(总成本+投资总额×投资收益率)/销售量
- 千分之一法:参考工程造价,取千分之一的比例定价(如客房定价为平均造价的0.1%)
需求导向定价法 - 差别定价法:
针对不同游客群体(如学生、商务人士)或时段制定差异化价格
- 心理定价法:运用尾数定价(如99元)、整数定价(如199元)或声望定价(高端酒店溢价)刺激购买
- 需求弹性定价:根据需求变化灵活调整价格,旺季提价、淡季折扣
竞争导向定价法 - 随行就市定价法:
参考竞争对手价格,保持市场竞争力
- 对抗定价法:针对竞争对手低价策略采取反制措施
三、策略与注意事项
策略选择 - 新产品推出:
可采用撇脂定价(高价获取早期利润)或渗透定价(低价快速占领市场)
- 产品线定价:关联产品组合定价(如酒店套餐包含景点门票)
- 渠道策略:线上渠道可设置折扣价,线下体验价与标价差异需合理
原则与规范
- 价格需覆盖成本且符合当地法规,避免隐性收费
- 定期进行市场调研,动态调整价格策略
工具与模型
- 使用“量本利”模型分析成本与销量关系,评估价格敏感性
- 参考行业标准或行业协会发布的参考价格
通过以上步骤和策略的综合应用,可制定出既符合成本结构又能满足市场需求、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价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