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旅游业在经历了疫情冲击后,通过一系列政策调整和资源整合,正逐步恢复并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下是综合分析:
一、当前发展现状
景区运营逐步恢复
自2020年5月11日莫高窟恢复开放以来,鸣沙山月牙泉、雅丹世界地质公园等核心景区陆续重启运营,游客数量逐步回升。十一黄金周期间,敦煌市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11.84%,旅游收入增长15%,显示出较强的市场复苏能力。
政策支持与市场活力
敦煌市推出156家旅行社暂退1548万元保证金、简化申报程序等政策,缓解了旅行社现金流压力,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推动旅游服务升级。此外,环西部旅游专列、研学游等新型旅游产品开发,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
二、挑战与问题
经济结构依赖度高
文旅产业占GDP的三分之二,但税收贡献有限,政府财政压力较大,制约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品质提升。
超级景区发展困境
作为以旅游业为支柱的“超级景区”,敦煌面临游客消费与旅游企业收益脱节的问题,管理维护成本持续上升,资金紧张局面尚未根本缓解。
区域竞争压力
全国多地城市(如哈尔滨、淄博)在旅游发展上取得短期成效,敦煌需在品牌建设、产品创新等方面进一步突破以提升竞争力。
三、未来发展方向
高端化与多元化发展
打造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品牌,推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国际会展中心等基础设施升级,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文化融合与产业升级
深化文化旅游与城乡发展、生态保护等要素融合,构建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强化品牌影响力
通过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旅游节等活动持续扩大品牌效应,吸引更多国际游客,提升敦煌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
四、游客体验亮点
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为游客提供沉浸式导览体验,九层楼窟区参观人数络绎不绝,山东游客赵依等反馈讲解互动性较强。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通过优化人流疏导、提升服务质量,保障游客安全与体验。
综上,敦煌旅游业在政策扶持与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正逐步走出疫情影响,未来需通过创新驱动和资源整合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