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当前旅游状况呈现分阶段恢复态势,整体呈现“局部回暖、区域差异显著”的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一、整体恢复情况
游客数量与收入增长 2025年1-9月,云南接待游客8.24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1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1%、32.9%,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34.4%、121.8%。其中,昆明、大理、丽江等热门地区表现突出,游客量持续回升。
政策与措施支撑
云南省推出限流、预约、错峰等管理措施,保障游客安全。同时,通过门票减免、酒店优惠等政策吸引客流,部分景点实行体温检测和社交距离要求。
二、区域差异特征
热门地区持续火爆
- 昆明: 作为省会城市,游客量同比增长10%,滇池、世博园等景点游客密集。 - 大理丽江
偏远地区复苏较慢
云南地域辽阔,部分偏远景点受交通、基础设施限制,恢复进度较慢,需结合自身行程规划。
三、旅游业态转型
从观光向旅居转变
传统短途旅游逐渐被长期居住式旅游取代,2024年近400万旅居客选择云南,偏好生态体验和慢生活。例如,香格里拉地区发展生态民宿,吸引户外爱好者。
政策推动新型业态
云南推出“旅游+康养”“旅游+文化”等新业态,结合民族节庆、自然风光开发特色产品,如傣族泼水节期间游客量大幅增长。
四、注意事项与建议
防疫要求
部分景区仍需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建议提前查询最新防疫政策。
错峰出行
优先选择非节假日,并提前预订门票住宿,避免人流高峰。
关注政策动态
云南持续推出优惠政策,可通过官方渠道获取最新消费券、门票折扣等信息。
综上,云南旅游已进入全面恢复阶段,但需根据区域特点规划行程,并关注实时防疫要求。热门地区消费火爆,偏远地区仍需进一步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