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疫情过后吉林省旅游业的发展状况,综合权威信息分析如下:
一、整体恢复情况
旅游市场逐步复苏 2022年端午假期数据显示,吉林省旅游企业复工复业率27.31%,A级景区38.28%,星级酒店21.21%,较疫情前有明显回升。五一期间,全省接待游客443.2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0.99亿元,恢复至去年同期的63.65%。
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
吉林省通过减免税费、发放旅游优惠券、推出云旅游等创新举措,结合冬奥遗产优势,加速了市场复苏。例如长白山管委会发放优惠券、长春市推出春季生态旅游线路等。
二、新趋势与亮点
短途与生态旅游兴起
后疫情时期,短途旅游(如近郊游、自驾游)成为主流,游客更倾向安全便捷的出行方式。长春市周边的农博园、生态园等景点游客量同比增长20%,露营文旅活动(如消夏节、乡村旅游节)热度显著提升。
康养与智慧旅游发展
吉林依托冰雪资源与生态优势,探索康养旅游、智慧旅游等新模式。例如长白山推出露营套餐、智慧景区管理系统,提升游客体验。
冰雪旅游持续火爆
2022年夏季,吉林以22度的宜人气候成为国内消夏避暑热门地,长春净月潭等景区酒店入住率显著回升,带动了相关消费。
三、挑战与展望
区域发展不均衡
一线城市(如长春)复苏较快,但部分偏远景区仍需加强基础设施与产品供给。
创新产品与营销不足
部分景区在产品创新和精准营销方面仍有待提升,需进一步挖掘消费需求。
未来建议:
吉林省应持续优化旅游环境,推动康养、乡村旅游与智慧旅游融合,同时加强区域协同发展,以实现从“六新产业”到万亿级支柱产业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