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旅游市场在经历了三年疫情冲击后,正逐步复苏并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以下是综合分析:
一、国内旅游市场复苏态势
春节市场表现强劲
2025年春节假期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总花费6770亿元,同比增长7.0%。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体验类旅游产品热度较高,乡村旅游、酒店餐饮等配套产业同步复苏。
政策与市场驱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扩大国内消费,叠加各地推出的旅游优惠政策,以及居民收入提升带来的消费能力增强,支撑了市场回暖。
市场分层与竞争加剧
消费群体分化明显,高端定制游、生态游等细分市场崛起,但部分中小企业面临竞争压力,可能出现“旺丁不旺财”的现象。
二、入境旅游市场加速复苏
全年恢复显著
2024年入境旅游人次达2.64亿,恢复至2019年的90%以上,国际旅游收入超1070亿美元。签证便利化政策(如免签国家增加)和旅游产品创新(如银发旅游)是主要驱动力。
区域差异显著
港澳台市场基础稳固,接待量占入境旅游的80%;东南亚、中东欧等新兴市场恢复较快,但日韩、欧美市场复苏较慢。
三、出境游市场回暖迹象
热门目的地表现突出
日本樱花季(清明假期)搜索量同比翻倍,北海道因自然景观成为“黑马”;北欧、希腊等欧洲目的地热度上涨显著。
银发旅游潜力释放
60岁以上游客机票订单增长34%,携程数据显示50岁以上群体同比增长26%,预计3-4月迎出游高峰。
四、市场新趋势与挑战
错峰游与性价比需求
春节后机票、酒店价格回落,消费者更倾向错峰出行以降低成本。银发族、年轻消费者(80后/90后)成为主流,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行业调整与创新
旅行社面临订单退改潮压力,需优化线路产品;在线旅游平台(如同程旅行)通过技术升级拓展非一线城市市场。
总结
旅游市场整体呈现“内生复苏+政策驱动”的特点,但区域、客群分层现象并存。未来需关注政策效果、企业竞争力及消费者需求变化,以把握市场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