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旅游市场正处于 恢复与转型期,受多重因素共同影响,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市场整体复苏态势
国内旅游市场显著回暖
2023年受经济复苏、政策优化及居民消费意愿回升驱动,国内旅游人数同比增长93.3%,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81.38%。暑期档表现尤为突出,机票、酒店预订量同比大幅上涨,亲子游、研学游等细分市场热度显著。
出入境旅游逐步恢复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2023年出入境旅游呈现回升趋势,铁路、航空等交通预订量同比大幅增长,成为市场新增长点。
二、市场结构性变化
消费升级与需求多元化
消费者从传统观光转向沉浸式体验与个性化需求,短途周边游、主题游(如露营、非遗文化体验)及小团自由行成为新趋势。高星酒店、轻奢度假体验等产品需求领跑市场。
线上线下融合加速
旅行社、OTA(在线旅游平台)、户外俱乐部等多元主体竞争加剧,线上线下服务融合趋势明显。例如,同程数据显示,暑期机票预订量同比上涨超120%,酒店增长150.53%。
三、行业挑战与转型方向
区域发展不平衡
三亚、东北等具备冬季旅游优势的地区表现较好,但全国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复苏初期,需依赖政策刺激和消费回暖。
政策与市场协同作用
国家通过消费券、旅游信贷等政策拉动需求,同时推动景区升级、交通设施完善,形成政策与市场双向驱动机制。
四、未来展望
预计2025年旅游市场将延续复苏基调,国内游与出境游同步回暖,重点关注冰雪游、寺庙游等主题热点,以及本地“微度假”“徒步露营”等新兴业态。行业需在政策引导下,进一步优化产品供给,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
综上,当前旅游市场在经历疫情冲击后,正通过政策支持与市场机制修复,逐步向高质量发展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