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观察法
定义:在自然情况下,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地直接观察被研究者的外部表现,了解其心理活动,进而分析其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优点:方便易行,可涉及广泛的内容,观察材料更接近于生活现实,得出的结论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缺点:只能反映表面现象,观察者被动,所得材料难以区分哪些是旅游者的心理行为。
实验法
定义: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产生,从而对它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类型:
实验室实验法:在专门的实验室内借助于各种仪器来进行的,对心理现象的产生原因、大脑生理变化以及被试者行为表现的记录和分析都比较精确。
自然实验法:由研究者有目的地创造一些条件在比较自然的条件下进行的,所得结果比较接近于实际,比较具有主动性和严密性,所得到的结果也比较准确。
优点:可能获得较精确结果,得到的结果比较切合实际。
缺点:实验室实验法人为控制情境强,可能干扰实验的客观性;自然实验法实验环境不易控制。
调查法
定义:通过搜集有关资料,间接了解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心理活动。
常用方式:
访谈法:向访谈对象询问特定的问题,将回答内容及交谈时观察到的动作行为及印象详细地记录下来。
问卷法:通过设计问卷,收集大量数据,分析旅游者的态度、行为和需求。
优点:能同时进行群体调查,快速收集大量资料,且简易的方法方便人们回答。
缺点:拒访所引起的偏差比较大,不大适于针对行为,回答未必完全真实,材料价值要打折扣。
内省法
定义:研究者通过自我观察和反思,了解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应用:常用于了解研究者的个人偏见、态度和动机,但在旅游心理学中应用较少。
案例研究法
定义:通过对个别旅游事件或案例的深入研究,揭示其心理现象和规律。
优点:能够深入理解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现象,提供丰富的实证数据。
缺点:案例的代表性有限,难以推广到更广泛的情况。
投射技术
定义:指向被试提供一些含义模糊的材料,通过这些材料激发出被试潜意识中的感情和态度。
常用方法:主题统觉测验、造句测验、角色扮演法等。
优点:可以揭示被试潜意识中的情感和态度。
缺点:结果解释较为复杂,容易受到被试主观因素的影响。
主题统觉测验
定义:通过给被试提供一系列无意义的图片,让被试自由地编造故事,从而了解其潜意识的动机和情感。
应用:常用于了解被试的动机、冲突和情感状态。
造句测验
定义:要求被试用给定的词语造句,从而揭示其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
应用:用于评估被试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角色扮演法
定义:让被试扮演不同的角色,观察其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和反应,从而了解其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应用:常用于研究旅游者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和心理反应。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研究目的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或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