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是一种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整合区域内的经济社会资源(包括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及文明素质等),实现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的新型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其核心在于通过“五全”视角推动旅游产业现代化,具体特征如下:
一、核心概念
空间全景化 将整个行政区域视为一个完整旅游目的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空间有序布局,形成“旅游+农业、工业、文化等多产业融合”的全景化旅游体系。
全要素整合
覆盖旅游资源(自然与人文)、相关产业(餐饮、住宿、交通等)、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及体制机制等全要素,形成协同发展机制。
全行业协同
促进旅游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推动从单一景点运营向综合目的地管理转变,实现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
全时空覆盖
打破时空限制,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例如夜间经济、季节性旅游产品开发等。
二、核心理念
资源观创新: 突破传统景区边界,整合文化、社会、产业等多元资源。 产品观升级
产业观转型:推动旅游业向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方向发展。
市场观拓展:从封闭循环转向开放共享,满足大众化、个性化需求。
三、实施路径
规划布局:
进行统一规划,明确功能分区与产业布局。
公共服务优化:
提升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服务水平。
综合管理:
建立党政统筹、部门协同的管理机制。
营销推广:
实施整体营销策略,提升区域旅游品牌影响力。
四、主要意义
经济价值:通过产业融合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
社会价值:促进就业,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社会共建共享。
环境价值:强化生态保护意识,实现旅游发展与生态平衡。
全域旅游强调从“单一景点”向“综合目的地”转变,通过系统性优化实现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