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的旅游防控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联防联动:
市县两级气象和文旅主管部门要加强合作,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科普培训,建立旅游安全风险防控联络机制。
资源普查与精品旅游路线开发:
联合开展资源普查,编制资源图谱,发掘气象景观,开发精品旅游路线。
灾害性天气监测与预警:
气象部门在旅游景区建设灾害性天气监测自动气象站和预报预警信息发布显示屏,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并联合发布灾害性天气旅游风险提示。
健康码与测温:
参观延安宝塔山景区时,需查验身份证件、扫描绿码、测量体温、佩戴口罩。
常态化防控措施:
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网吧、歌舞娱乐、电影院等文旅场所需严格落实扫码、验码、测温、保持一米线、全程戴口罩、定期消毒消杀通风、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等防控措施。
人员出行管理:
引导市民合理安排节假日出行,非必要不得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节日期间离开本市需提前报备,并加强重点地区旅居史的排查。
控制人员聚集性活动:
提倡就地过节、省内游、周边游,出行须全程做好自我防护,准确记录个人活动轨迹。如果出省,要自觉遵守并主动配合落实当地疫情防控要求。
重点人员排查与核酸检测:
倡导中高风险区或涉疫地区的人员非必要不来(返)延,市民非必要不离延。所有市外来(返)延人员要提前3天向社区(村组)、单位、宾馆报备,抵延后要积极配合落实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等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交通出行疫情防控:
市民外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规范佩戴口罩并扫陕西一码通。公共交通工具司乘人员要严格做好个人防护,落实佩戴口罩要求。交通卡口要坚持“逢车必查、逢人必查”,严格落实体温检测和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查验。
佩戴口罩与保持社交距离:
进入景区、文化场馆、娱乐场所、剧院、宾馆等人员聚集场所,要配合工作人员做好亮码、测温、实名登记等工作。排队等候时保持“一米线”安全距离,咳嗽、喷嚏时用肘部或纸巾遮掩,少触摸公共物品。
这些措施旨在确保游客和市民的安全,同时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建议游客在前往延安旅游时,提前了解并遵守最新的疫情防控政策,确保旅行顺利、安全。